通过之前的网路层基础知识,IP地址以及路由器的简介,你们应当对于TCP/IP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在脑海里应当对于网路的几个基础概念有个大约的了解,简单点说整个合同栈就是在做一件事,规定网路报文(网路传输中的数据报)的发送和接收,而整个合同栈内的合同,也是可以分为之前介绍过的链路层-》网络层-》传输层-》应用层linux中tcp/ip协议实现及嵌入式应用,在这每一层中都有好多不同的合同,并且最常用的合同,每一层就是一到两种,所以想学合同,先从每一层最常见,最常用的开始学起:
前面的几种合同,假如都能熟练把握,那基本上就是入门而且偏上的水平了,所以接出来我们就逐一介绍各个合同。
里面就是IP报文的模板,其中IP首部通常为20字节,也就是图中的第1行到第5行linux教程,第6行为可选数组,后续的就是报文所携带的数据。我们重点介绍IP首部,可以看见,每一行是4个字节,也就是32位,而对于每一行我们又按照位数分为不同的数组linux中tcp/ip协议实现及嵌入式应用,先来瞧瞧每位数组具体的涵义:
第一段:
第二段:
第三段:
ICMP合同IGMP合同TCP合同UDP合同IGRP合同
第四段:
第五段:
介绍完IP报文的格式之后,我们再来说一下IP报文的特性,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:
IP报文具有不可靠性,即不能发送方发送报文后,不保证接收方一定能收到该报文。IP报文的不保序性,既然IP报文是不靠靠的红旗linux6.0,那相应的,它也不保证发送出的报文的次序性,其实分包次序是1、2、3,并且收包次序可能就是3、2、1IP报文的分片,若发送报文数据过大,则涉及到报文分片。
综上所述,我们对IP合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然后我们会陆相继续介绍给多合同的,敬请期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