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老的《seleniumwebdriver实战宝典》出版了!
始终不太明白Linux系统的c盘分区与目录结构之间的关系。网上查到的好多资料都是告诉我们安装Linux系统的具体分区方案,关于目录结构,会告诉我们每位目录储存神马文件,所以对这个问题还是迷迷糊糊的不太清楚。近来刚在吴老这学习到这部份内容,作了如下总结,特此记录并分享,供你们阐述交流。
首先我们打算两块c盘hda和hdb,每块c盘假定分为4块分区(见右图1和图2),c盘分区大小自己来定,每位分区低格为不同的文件系统中标linux,以橙红色代表swap文件系统,白色代表ext2文件系统,以红色代表ext3文件系统,将这八块分区分别挂载到不同的目录下(boot、usr、var、proc...都是目录),箭头表示挂载(见右图3)。
针对图3,我们分别看下这两块c盘的分区及目录挂载情况:
(1)swap(hda1):第一块c盘的第一个分区(hda1)挂载到swap上。我们在装系统时,将c盘上界定下来的分区低格为swap文件系统,系统会把swap分区手动挂载到swap上。
提示:swap比较特殊,c盘低格为swap后系统会自己挂载,它没有目录,进不到任何分区。
(2)boot目录(hda2):第一块c盘的第二个分区(hda2)挂载到boot目录上。
提示:我们晓得,Linux所有的读写设备都须要挂载到目录上才可用,这就是分区和目录最基本的挂载关系。
(3)/目录(hda3):第一块c盘的第三个分区(hda3)挂载到根目录上。此处,假如不再对其他目录一个一个进行挂载,这么在所有的目录上写东西,就会讲到hda3上(此时其他分区就是free状态未被挂载)。相当于windows系统中,只有一个C盘分区。
(4)usr目录(hdb2):在这儿,我们把hdb2挂给usr目录,这么usr目录用的就是第二块c盘的第二个分区(hdb2),往usr目录写东西,就相当于讲到hdb2上了,若果我们须要把usr下的local单独分配一块c盘空间,我们可以将local挂载到第二块c盘的第四个分区(hdb4)上,此时我们往local下写东西时,会讲到hdb4上了。其实,假如不给local单独分配c盘空间,这么它仍然使用的是父目录usr指向的c盘空间(hdb2)。
(5)var目录(hda4):第一块c盘的第四个分区hda4挂载到var目录。
(6)proc、etc、tmp目录(hda3):proc、etc、tmp目录是根目录下的子目录,没有重新挂载分区,这么它用的就是根目录的分区hda3
(7)home目录(hdb1):第二块c盘的第一个分区hdb1挂载到home目录。
由此可见,linux的挂载是很灵活的,比如:在windows中,我们在C:WindowsSystem32下边挂个分区,是不可实现的,它没有挂载这个概念,并且Linux是可以的,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捷。如果home目录下的XX目录下放了非常大的东西linux虚拟主机,分区不够用,假如没有用lvm,这么对分区进行扩充是不可取的,会出问题,此时应当如何办呢?
通常我们在装系统时会给c盘留下20%的空间是free的,也就是没有挂载到任何目录下的分区,我们可以先将XX目录下的东西备份到其他机器,之后将XX目录清空,将c盘剩余20%的空间掏出来一部份,划一块新的分区,挂载到XX目录下,再把XX目录下的东西拷贝回去,此时我们往XX目录写东西,也会讲到新分区上。这样就将原本的home分区空余下来一部份,间接实现了对home分区的扩充。
综上,总结下Linux下分区挂载原则:
1)只有空目录可以挂载分区,即若果一个目录早已挂载了一个分区,就不能再挂载其他分区了,除非另外挂载其子目录,比如:前面反例中,usr目录挂载分区hdb2后不能再度挂载其他分区,然而可以在/usr/local下挂载分区hdb4。
2)挂载过的分区不能再度挂载到其他目录。
3)当硬碟挂载到某个目录上时,该目录及其下的子目录都使用该分区,除非旗下的子目录挂载了别的分区。换句话说linux备份分区,每位目录都使用挂载在自身的分区,假如没有分区挂载在自身linux备份分区,就使用上级目录所使用的分区。
安装喜马拉雅app,搜索“光荣之路”可以收听吴老和他的同事们分享的35小时测试知识语音
光荣之路
软件测试培训
官网: